去年夏天,空降的「冰杯」,成了新的流量密碼。
所謂冰杯,即一次性帶蓋密封塑料杯,里面裝滿了可食用冰塊、冰球等,撕開密封即可使用。由于冰杯是一個百搭產品,可以自行加入喜歡的飲品,羅森、711、美宜佳...幾乎所有連鎖便利店都上不同款式的冰杯,再后來超市、奶茶店、社區店也入局,似乎“賣水的地方也都在賣冰杯”。
一杯高質量的冰杯,需要經過多個關鍵環節,才能確保冰杯品質,其中冰杯本身作為盛放冰塊的容器,其材質選購是門大學問。
市場上常見的有PP(聚丙烯)材質,因其出色的化學穩定性、健康衛生性且能夠承受高達120°C的高溫,常用于水杯和奶瓶等方面,非常適合用于與食品接觸的容器。雖然PP材質耐高溫,但其耐低溫性能相對有限。在極低的溫度下,PP材質可能會變得脆弱,容易破裂。
相對于PP材質,PET材質不僅耐低溫性能出色,而且透明性非常好,結合杯冰的存儲環境為-10至-20°C的冷庫,這使得PET材質的杯子成為制作裝冰杯等需要展示內部物品的容器的首選材料。此外,PET材質還具有良好的韌性和耐摔性能,能夠抵御在搬運和移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墜落和摔落,進一步增加了其作為裝冰杯材料的吸引力。